《我们的蓝调》影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们的蓝调 豆瓣 《我们的蓝调》影评

《我们的蓝调》影评

2024-06-26 06: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片子是好片子,尤其是14集之后,眼泪都止不住了。看完习惯性地第一时间看了豆瓣评论,看到高中生这段简直骂声一片。其实我倒是觉得高中生怀孕这段还不错(虽然不如其他几个),国人批评的原因无外乎就是诸如自己都养不活自己还养活孩子;或者两个小屁孩不负责任,犯了错还要骂含辛茹苦的父母之类的。我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下的我们有这样的批评是很正常,但是骂归骂,但我们不要忘了,这部剧不是卖到中国市场的,人家也没有义务去照顾中国人的感受,所以这是站在韩国本土文化价值观的立场上来探讨这件事情的。

首先,这个故事发生在韩国(一定要强调,不是咱们中国,所以豆瓣骂这段故事的各种理由如果让韩国人看到,人家或许都是懵的),剧里也提到,韩国的法律,是保护早孕者享有继续在校教育的权利的。注意,这个法案不是在鼓励未成年怀孕,而是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教育权(跟精神障碍者伤人会被轻判或者无罪也不是在鼓励他们伤人是一个道理)(足以可见韩国的教育法其实比国内先进些),这就证明在韩国发生这样的事情,虽然是少数,但是也不会造成影响到前途的无法婉转的局面,更何况故事在济州的渔村里,思想水平更是要比首尔要闭塞,所以16、7岁怀孕在当地不算难以接受(咱们国家到现在还有很多农村孩子18岁就相亲有孩子了所以不要觉得咱们有多优越好吗?)。我唯一遗憾的是男孩子选择了辍学,但是剧作中其实有提示的,男孩的父亲黑道出身,就是那种男人一定要有担当的意识,儿子遗传了父亲这点,不肯让双方父亲负担全部费用,宁愿暂时(注意,是暂时,人家说了将来要通过别的途径继续学习考大学的)放弃了前途,虽然莽撞,但是符合那个年纪小孩的热血上头。虽然最优选择是孩子由双方父亲带,两个人继续上学,但是更合情的是小孩子的早熟担当。

其次,不要用国产剧的人物塑造模式来去想别国的剧,谁规定小孩子在当下就要很懂事地体恤到父亲的难处?骂他们不懂事只知道对大人大吼大叫的这些看官们在他们这个年纪真的就懂事到不行吗?男孩子看到父亲强行要拖拽女孩去堕胎,当下热血上头,不但撞倒父亲,而且还把以前积攒下来的怨气用最莽撞的方式爆发出来,这难道不就是正常的下意识行为吗?难道男孩真的就以父亲为耻吗?而且这场戏明显就是为了后面父子和解而铺垫的,后面父亲拍着桌子哭着说我对不起我妈,对不起你妈,唯独没有对不起你,我一直都是为了让你不感到羞耻才这样活着的(大概这意思吧),这才是情感的爆点,男孩这才能够真正得到成长,才懂得在大人的世界里,任何情绪化的话在爽了自己的同时,更有可能深深伤害到最亲爱的人。这两场戏是衔接起来的,是有情感累积的,我个人觉得设计的很妙。

我们往往在做评价的时候,都会用一个上帝视角去审视别人,这里恶心了,那里下头了。就好像我们当年就不下头一样,别傻了,我们都不算什么圣人。我们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保不齐已经忙不迭地喊着要堕胎了,忙不迭地在各自的爸妈面前推卸自己的责任了。反观两个小孩,我觉得最打动人的话就是,我们可以道歉,但是我们不承认我们错了,因为我们就是相爱。

第三,麻烦各位审审这段故事的题目,人家的主题是流氓和赌徒,小孩的怀孕只是破题口,真正讲的是两个成年人的事情。一个社会混混,一个超级赌徒,同样不顾家庭,同样逼走了老婆。(别忘了他们家庭破碎的时候,小孩已经记事儿了哦!)这一段故事其实是通过孩子怀孕的事情来讲两个成年人的成长。

他们当初强烈反对的原因,不仅仅是双方之间的矛盾(其实双方矛盾还好,前面的故事也看出来,虽然见面就骂,骨子里还是亲的。只是孩子的事情出来以后把结痂的伤口重新撕开了而已),更一层就是两个大人都害怕子女重走他们的老路,哪怕女儿说会考大学,爸爸也不敢相信。他们只能用成年人的方式,早发现早除根,试图将这件事抹杀之后就彻底平息(强调的是,他们不是怕丢人,而是怕孩子的未来被摧毁——这个切入点很好)。但是他们下这个决定的时候,却罔顾了孩子的内心,刻意回避这么做即将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后续心理创伤。

看看他们的早期反应吧,当两个父亲在刚知道怀孕的时候,做了什么?躲起来。当没事儿发生,该做生意做生意,(别说这是为了生计,后面美兰来的时候他们照样大白天出去玩儿),当情绪憋不住了以后,两个大人完全不管不顾地大打出手,完全都是在发泄自己的情感。而对于犯了错(当事人不觉得这是错)的孩子,他们一直迟迟没有认真地坐下来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谈(要么是打骂,要么是逼堕胎),也没有想过这件事情对孩子内心到底造成了多大伤害。他们发泄情绪地把宝宝B超照片丢弃甩开的时候,完全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

题外话,我觉得有场戏特别妙,女孩的爸爸说宝宝是瘤。这场戏太棒了,要知道,生命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环境下造成的,哪怕最终被流产出来,他们也不可以被人叫做瘤。

这就是成年人最真实的映照,不愿费心思去读懂子女的心,总是觉得他们替孩子做的决定就是正确的。不知道为何,我们总是信誓旦旦地批评两个孩子不顾及父亲含辛茹苦,一意孤行。我们做评论似乎都喜欢站在父辈的立场,殊不知我们连子女都没当明白呢。设想一下,我们站在这两个孩子的角度上,如果我们是他们呢?看看他们的成长环境,往最小了说,从小到大,楼上楼下两户人几乎天天吵架,搁你你受的了?

女孩小时候眼睁睁看着妈妈离开,饿着肚子等爸爸赌输了钱回来,却拉着自己去求别人借钱,她是有记忆的哦。女孩子每去一次市场,身世都要被市场上的人提一遍,然后还要被不断叮嘱“看吧,你爸爸为了你戒了赌,为了你天天凿冰,你要感恩啊”,然后爸爸还要时不时地拿自己邀功“我女儿是全校第一”,你是她的话,你不想逃离?你不想找一个避风的港湾?她的父亲确实做出很大牺牲,每天起早贪黑,就是为了给孩子攒学费(还有重回自由的船钱)但是严重缺乏和孩子的交流,有人肯定要说了,他都这么辛苦了哪有时间陪伴孩子,但是不要随便在女儿换衣服的时候推开厕所门这种基本常识应该具备吧?事实证明,父亲在精神层面上对女儿的爱是极不成熟的,他以为无条件地迁就女儿就是交流,他以为说一句阿一古我女儿怎么这么可爱亲爸爸一口吧,这就是父女情感互动了。殊不知,这只会让早熟(且高智)的女儿倍感负担。我是她,我也想逃离,赶紧去首尔吧,这样我和我爸都自由了。

至于男孩,更别说了,到高中了依旧是家庭暴力的忍受者(肢体和语言),这个不是上纲上线,从他们台词可以得知,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就是黑社会的那一套,打一顿就好了。而且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好言好语,咱可别慈悲为怀地去替一个未成年人体会他爸爸的嘴硬心软了好吗?对于孩子来说,语气重就是语气重,打我就是疼,我感知不到太多里面的深层爱意的。

所以,别再强调两个父亲支撑这个家了。到底是谁的存在才让家没有垮掉还两说呢。孩子(尤其是男孩)当年要是跟妈妈走了,这俩当爹的早就非死即坐牢了。

这两个小孩,在情窦初开的年纪,有了相爱的人,很节制地只做了两次(别告诉我咱们国家的高中生没有人干这种事)而且两次都很好地做了防护措施。他们已经做的很不错了,而且事后的应对虽然慌张但不失理智(知道哪怕再想堕胎,瞎买的药也不能随便吃),只是命运使然,这样都没拦住怀孕,那真的就是纯概率事件了,用女孩的话说就是:恭喜你,成为了我的宝宝。这样的几率,确实值得恭喜。

偏偏这样两个小孩,竟然常年全校第一第二,竟然依旧没有放弃要去首尔大学医学院,(男孩女孩都没放弃,而且男孩选择了更勇敢的路)。偏偏这样两个小孩,被我们很多“二十四孝”大圣人一顿狂骂。

反思反思吧,我们要处在他们的环境,大概率就是海鲜市场丁青了,至于将来能不能人人成为电梯战神,做梦吧您嘞,别说早孕堕胎了,十八岁之前没被毒品害死就烧高香吧。

所以这段故事我个人很喜欢,因为它不是在讲小孩如何早孕之后如何努力地逼疯家长,努力地让观众下头。它其实是在讲大人如何成为大人,被改造的不是两个小孩,而是两个大人。

末尾,要说美中不足吧….就是怀孕六个月,肚子的显怀应该更大一些了,而孕吐也多发作于怀孕早期,六个月的时候,早就缓解得差不多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